贵州省举办“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 2022-06-17 17:25 字体:[]

    6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当天,省林业局在贵阳举办了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宣传活动,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傅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展板、讲解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宣传了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防治的重要性、宣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及我省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大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生态环境、践行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石漠化是制约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生态问题,遏制土地石漠化是贵州省最重要的生态建设任务。

2008年以来,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启动石漠化治理工作以来,贵州省通过持续开展大规模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恢复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基岩裸露率,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全国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初步结果显示,贵州石漠化面积从3.0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了目前的1.7万平方公里左右,减幅达43%,是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减少数量最多、减少幅度最大的省份。其中,林草工程治理面积占比高达90%以上。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我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石漠化地区植被结构明显调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52%提高到2021年的62.1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84.5%提高到88.5%

生态改善的过程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我省积极开展石漠化治理关键模式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的治理模式,并在类似区域进行推广。出台了《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类治理。探索出黔西市石头山变成花果山、荔波县石旮旯建成观光园、关岭县乱石坡长出致富草等多种治理模式,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石漠化治理互动双赢。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生态畜牧业、林下经济等,也促进了石漠化地区农业生生产条件改善,提高了区域内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助力了石漠化区域群众脱贫增收,实现了区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三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