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贵州林情 > 森林康养
话发展 献良策 | “森林康养群英汇”座谈会在兴义举行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为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效,打破各基地间发展壁垒,互相把脉问诊、出谋划策,2023年12月27日至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森林康养群英汇”座谈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则戎纳具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以下简称“纳具基地”)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围绕“突破基地发展瓶颈,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会议主题,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畅所欲言。


黔西南州兴义市则戎纳具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刘朝富 摄


相较于以往的座谈会,本次会议在流程设置上独具匠心。会议设置了“我来找茬”“我不满意”“我会怎么做”三个环节,参会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前往纳具基地,全面观察其交通通达度、基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亲身体验其餐饮、住宿、森林步道及各类康养服务项目,并就自身感受对基地在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森林康养健康管理中心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交流改进措施与发展对策。

兴义市则戎纳具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作为此次会议承办地,于2019年开始建设,依托布依族古村寨,将当地闲置的老式民居流转后提升改造,尽可能保留原有结构。闲置房华丽变身为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民宿院落,为当地村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入。纳具基地负责人彭宁介绍:“基地目前建有膳食房、会议室、健康管理中心、中医康养诊疗中心,此外,还有10公里森林康养步道等配套设施。”基地把健康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兴义“一城六景”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以“康养”为发展主线,建成了集中医康养、森林康养、休闲娱乐、旅居度假、生态餐饮、绿色会议、特色住宿、有机种植等于一体的综合康养小镇。

纳具基地健康管理中心。


在一天半的住宿、用餐、项目体验后,座谈就此拉开序幕,与会人员对痛点难点直言不讳,对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对发展瓶颈碰撞交流……

这次会上,有美好的愿景。

“发展康养产业,贵州胜在环境天成,好在食源多样,长在药材道地,优在民族文化多元。”在贵州生态能源职业学院正高级讲师张文凤看来,贵州的“康养家底”丰厚,构建森林康养生态圈基础条件优越。近年来,贵州作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增幅连续居全国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贵州成为理想的康养度假和避暑胜地。

“省委、省政府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布局,为我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定好向、把稳舵。”省林业局对外合作与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胡兴平表示,为加快打造森林康养战略性支柱产业,我省先后出台了《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准和《森林康养小镇》《森林康养人家》《森林康养步道建设规范》3项团体标准,同时制定《贵州省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评定办法》《贵州省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管理办法》《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指南》。



同时,积极探索出“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等森林康养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山地气候型、山地温泉型、林茶复合型、林药复合型的森林康养模式。目前,贵州全省已建设78个森林康养(试点)基地、5个(凤冈、黄果树、江口、息烽、道真)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


与会基地负责人纷纷表示,贵州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资源优、政策好,他们愿乘着发展的东风,积极投身森林康养产业,带动当地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为老百姓带去实惠。


布依老式民居改造的民宿及餐厅。刘朝富 摄


这次会上,有火辣的建言。

匠庐品牌民宿负责人张姣姣谈及自己的入住体验:“基地建设在郊区,蛇虫鼠蚁时有出没,这就要求我们在消杀和客房管理上还需更加细致,对于四害消杀可以联系专业消杀公司的帮助。”

朱砂古镇负责人安启洪则表示,自己的院落没有路灯,清晨或夜晚出行需要借助手机闪光灯照明,出行十分不便。另外基地改造的是老旧民居,房间较为空旷,空调制热效果有限、且外机声音较大,能否将房间布局和空调位置作出调整。



西秀区九龙山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负责苏二君谈及用餐体验,冬季寒冷,基地早餐餐点没有配备保温设备,用餐时餐点已经凉了。另外在餐品上,缺少本地特色的应季菜品,比如薏仁粥、兴义羊肉粉等。

彭宁边听边记,笑对大家的直言不讳:“非常感谢与会来宾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基地所存在的不足,我们在接下来的服务管理提升中,会积极采纳各位专家、同行的建言,在硬件提升、服务管理和运营策划方面不断改进,从而提升基地的服务能力。”


纳具基地44号院。杨诗雨 摄


这次会上,有诚挚的合作。

森林康养讲究“轻投”“重盈”,让康养项目降低成本“轻装上阵”,才有机会获得更多收益。所谓“轻投”,就是把钱用在刀刃上,那么,“轻投”之下,如何形成“重盈”呢?

“事实上,森林康养产业真正要抓的核心就是产业运营。在重点发展康养产业的县(市、区),不仅是景区,更要在全域、全社会形成康养氛围。”贵州十二背后旅游区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刘得章分析,目前,贵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中,“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比较明显。



刘得章认为,贵州一些基地打造的很多精品民宿,品质都不错,里面也不乏高科技硬件配套,“但整体经营情况不是很好,还是‘换汤不换药’,以开发思维在做本该以运营为核心的项目。没有形成体系化、标准化和针对不同人群的‘康养套餐’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造。”

“游客来康养,不是简单地入住民宿,而是考虑达到哪些康养效果。这就涉及目标人群细分,听听他们的核心诉求,什么是康?怎么去养?”刘得章建议,我省的森林康养产品可以围绕互动体验、情境感悟、个性娱乐设计,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要知道,大型康养项目前期规划、拿地、建设、交付的周期长达三至五年,如何在这段塑造康养产品价值和形象的黄金时间,利用既有的基础资源,依托政府、依靠市场,低投入迅速进行康养、研学旅行和养老度假等业态的市场化产业化运营,非常重要。十二背后就是一个兼具体育旅游、研学旅行、康养度假三大主题IP的康养综合体。”



关于产业化运营,凤冈茶寿山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负责人王立权也分享了一些自身经验,近年来,茶寿山依托优质有机茶园、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森林疗养、康养、康复为目标,逐步打造集生态旅游、禅茶养生、休闲度假、养生养老、自然教育、户外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康养度假区。

“目前我们已经成立贵州茶寿山森林康养集团,成功将园区打造成为贵州省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和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王立权说,基地将用好“凤冈锌硒茶”品牌优势,积极打造“森林康养+锌硒食疗+中医养生”,助力将“锌硒凤冈 养生天堂”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品牌。

“以森林康养为例,应该与养老、医疗、教育、运动等相结合。贵州不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中医药,可以按人群细分,开发各种健康服务产品。”剑河国际山地森林温泉负责人张良桃同大家交流感想,人群细分后,就可以打造相应的康养产品,对产业链进行拉伸,甚至撬动城市运营资源。比如我们黔东南剑河县氡硫温泉和民族文化就深受大家喜爱,可以开发温泉康养和苗侗医药康养产品,还可以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进行康养“深加工”。结合本土优质食材、苗侗特色研发系列大健康产品,真正把上下游产业链打通,连通一二三产。



“说到底,就是要通过‘高质量’森林康养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胡兴平表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部门联动、专业支撑、社会合力。

“纳具基地所暴露出来的,是我们省内基地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当前,如何将森林康养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的民生幸福产业,考量着业界各方。”胡兴平表示,森林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森林康养产业集“度假、游憩、疗养、保健、养老、文化”于一体,能向社会推出功能多元、个性突出、内涵丰富的森林康养产品。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森林康养产业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首先,森林康养理念有待进一步普及,业界和社会对森林康养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森林康养相关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前景、发展路径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其次,森林康养的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刚起步,学科教育相对滞后,森林康养师、体验师、讲解师、咨询师等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森林康养中介服务市场发育不足。森林康养产业涉及旅游、休闲、医疗等品类健康服务。目前,贵州还没形成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和康养产品开发的中介服务市场。

下一步,在摸清我省森林“疗”“养”资源家底的基础上,省林业局将鼓励基地探索融合生态旅游、山地运动、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多元业态发展,为打造森林康养产业链,培育绿色发展新的增长点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