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场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林场位于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距凯里市49公里,距丹寨县城17公里。
管护面积:经营面积7.0830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22万亩,商品林1.337万亩。
机构设置:林场始建于1958年3月,隶属于省林业厅直管,1986年8月,经省委、省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省林业厅批准我场转为经营性林场。2011年,在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导下,林场转入了生态型林场。2013年经县政府对林场进行收编,核定为正股级事业编制、由县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丹寨县林业局,场部机关设有办公室、财务室、生产技术室、护林站(下设12个管护点)。
人员情况:职工总数79人,其中,在职职工36人,离退休职工43人。
经费收支:2015年收入950.46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469.2万元,支出655.26万元,其中人员工资支出461.7万元、工作经费支出20.8万元、森林管护支出32.1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支出40万元、社会保障支出37.37万元、还款支出63.29万元。
成绩荣耀:1994年,林场被县政府评为该年度“造林灭荒达标”先进单位。
二、森林资源培育及保护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天保工程试点建设,并于2000年全面启动工程建设以来,丹寨县国有林场于2003年经州人民政府评定为丹寨县老冬寨州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核定老冬寨国有林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培育和保护了大批优质森林资源。林场现经营林地面积7.0830万亩,森林蓄积57.2341万立方米,林区森林覆盖率92%。林场森林资源集中连片,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丹寨县国有林场由老冬寨、龙泉山两大区域组成:其中分布在老冬寨区域的森林面积67692亩、龙泉山区域的森林面积3138亩,老冬寨区域下设:老冬、三角塘和巫滩河三大工区。林区内有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八十三科,一百七十八属,五百零二种。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秃杉等,灌木主要有杜鹃花、金花玉叶等。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名贵树木穗花杉、三尖杉、红豆杉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林麝、白面獐、大鲵等。
三、森林资源利用情况
森林采伐:林场自实施天保工程以及成立自然保护区到现在,一直都是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2015年抚育间伐面积共0.3527万亩、抚育间伐蓄积共0.26万立方米、抚育间伐出材量0.11万立方米。
林下经济:林场经济林主要以种植杨梅、樱桃、板栗、茶叶为主,已成规模,长势喜人,已产生了经济效益,为林场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由于与当地老百姓因山林权属纠纷等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解决,导致林场从2008年至今经济损失惨重,制约着林场的发展。
森林旅游:目前森林公园主要是以龙泉山景区和韭菜沟景区为主,但龙泉山景区已由主管部门丹寨县林业局划归丹寨县林工商公司开发经营管理。在县政府招商引资下,韭菜沟景区已经承包给商人经营。
其他产业:目前由于条件有限,林场没有其他产业。
(编写作者:莫红 编写时间:2016年3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