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金融服务,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贵州省林业局、省委金融办、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贵州金融监管局联合制定并印发《金融支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了六大重点支持产业方向,包括“5+3”涉林重点项目,竹、油茶、刺梨、山桐子等特色优势产业,林下种植养殖及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项目,木材加工产业、“以竹代塑”加工推广应用,兜兰、高山杜鹃等特色花卉产业及其他林业产业。
在重点任务方面,《意见》推出多项金融创新举措。
一是开展生物资产抵押贷款。建立“借款人—专类企业—银行”合作模式,借款人以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花卉苗木等资产评估价值,经专类企业担保后向银行申请贷款。三方签订协议,若出现不良贷款,专类企业可处置抵押资产用于还本付息。
二是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行“借款人—林权所有者—资源管理机关—林权处置企业—银行—借款人”闭环管理的融资模型,企业、合作社、林农等经营主体,可凭自有或流转期限5年以上、相关合同和利益联结机制合法有效的林权,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依据林权评估价值和抵押登记放贷。银行、借款人、林权处置企业三方签订协议,林业主管部门出具函件。若出现不良贷款,林权处置企业可在采伐限额内办理采伐许可,通过活立木交易或采伐处置资产用于还贷。
三是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借款人以个人合法可持续的公益林补偿收益权直接质押,或以集体合法可持续的公益林补偿收益权为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额度为上年度公益林补偿金收入的15倍以内。若借款人无法偿还到期贷款,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协助银行划转公益林补偿金,银行也可通过司法程序实现权力,直至还清贷款本息。
四是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具有稳定购销关系的经营主体,可以订单、仓单为质押物,通过“链主企业+小微企业+销售还款”模式向金融机构融资。同时,鼓励链主企业作为连带担保主体,以信用评级和担保资产为链条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五是加大优惠信贷支持。鼓励银行将专利技术、订单、仓储物品等作为增信支撑,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前提下,给予优惠利率、提高贷款额度、降低抵押担保比例。对获财政补助、政府基金支持的项目,分类支持并实行平行办贷。对稳岗就业、带动增收及原料收购贡献高的主体给予优惠利率。同时,按林业生长周期设宽限期,宽限期内可只还息不还本。
六是强化评估服务。通过市场调查形成林木及林下作物的市场价格评估参考指引,面向社会公开并适时更新。鼓励具备专业评估能力和资质的省内外机构参考指引开展评估服务。已参加森林保险且由保险机构评估的产业基地,若贷款期限在评估有效期内,申请人凭林权证和保单按保额申请林权抵押贷款,可不再进行资产评估。
《意见》强调,将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推动“贵林贷”落地、给予再贷款支持、实施贷款贴息(年贴息率不超过3%)及奖补“以竹代塑”企业等保障措施,统筹推进政策实施,打通林业资产评估处置难、抵质押物不足等堵点卡点。此举不仅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还将加速金融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助力贵州打造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