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保障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珍稀林木项目建设和山桐子油料林产业发展所需苗木供给,2023年1月9日,贵州省国有龙里林场党委副书记场长姚正明、副场长李新贵前往响水工区对省级保障性苗圃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考察、指导。
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发展高品质、高质量的珍贵树种及乡土树种育苗工作是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当前市场提供的种苗存在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乡土、珍贵树种缺失的问题,通过建立保障性苗圃,做好林木良种繁育推广及育苗新技术示范工作,项目建设所需乡土、珍稀、油料等特殊树种良种苗木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姚正明、李新贵实地考察了保障性苗圃核心区、移植区建设地块及响水工区苗圃管理用房,培育科科长石军、高级工程师龙晓飞对保障性苗圃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规划、发展前景进行了汇报。项目计划年度投资200万元,每年实施育苗200万株,其中:山桐子70万株,榉树、鹅掌楸、含笑、红豆杉、掌叶木等其他乡土木本植物、珍贵用材树种苗木130万株。并指派高级工程师骆礼秀同志为省级保障性苗圃项目负责人。
李新贵指出,下一步一是要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苗圃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二是要引进来,引进优良的山桐子品种,优选种源,实现提高山桐子油料产量,促进山桐子早产、高产、稳产的目标。三是要发挥工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工区在项目建设中的职责,落实考核机制。
姚正明指出:要搞好苗圃规划,提前谋划,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保障性苗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指导和监督,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保障性苗圃建设运行规范有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提高苗木等经营性收入,制定激励分配机制,通过产业发展提高干部职工积极性。推动林场高质量发展,支撑我省国土绿化和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