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都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气候条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让林下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时下正值竹荪采摘时期,走进中和镇水维村竹荪种植基地,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务工群众如何采收菌蛋、如何覆盖,确保下一批竹荪能够继续生长。
树荫下的红托竹荪被松针覆盖着,只见工人手拿树枝拨开松针,一个个圆鼓鼓的菌蛋露出来,再仔细将翻开的地方重新用松针覆盖,遇到已经“破壳而出”的竹荪,用树枝对准根部轻轻一撬,摘掉“黑帽子”,脱掉“红鞋子”,捋顺“白裙子”,一朵朵雪白的竹荪被轻轻放进竹篮里。
据悉,该基地的红托竹荪为试点种植项目,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发展模式,有公司统一负责技术指导,竹荪从种植到采收都有技术保障,试种的竹荪产量比预计的要高,采摘周期可从9月到11月。项目的实施,既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又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种植和管理能力,为下一步发展种植做好准备。
“今年我们试种了108亩,产量非常好,现在竹蛋、竹花都可以出售,今年长势好,明年我们预计要扩种642亩。”中和镇水维村竹荪种植基地技术员潘显池说。
竹荪种植,采取林循环套种模式,腐烂后的竹荪培养料为树林提供有机肥料,形成菌林共生的生态模式。实现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多方共赢。
据中和镇水维村村主任韦仲钦介绍,水维村红托竹荪种植项目是由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局投资,村合作社主要负责管理、协调劳动、林地流转等方面工作,销售和技术由公司统一负责,项目的实施为水维村提供每年9000多人次的就业机会,为群众增加劳动收入达129万余元。
近年来,三都县以林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陆续发展竹荪、茯苓、灵芝、食用菌等林下经济产业,“唤醒”生态资源,实现“林下产业”的辐射推广,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增收致富路正缓缓铺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