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关注
我省发现野生滇桐新分布居群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科研人员在新发现滇桐居群分布点测量树木胸径。 江国彬 摄

本报讯(记者 张警)近日,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团队联合黔南州独山县林业局,在独山县上司镇发现一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滇桐的新分布居群,数量达近百株。其中,开花结实的植株有5株,胸径超5厘米的大树有60余株。

该居群是我省迄今记录的最大规模滇桐野生居群,也是国内已知较大野生居群之一。目前,贵州的滇桐野生资源量仅次于云南。

滇桐作为锦葵科落叶乔木,是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孑遗植物,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分布范围极为狭窄,此前在贵州仅存独山县2个居群共40余株,全国也仅在云南、西藏、广西等地有零星分布。2021年,滇桐被列为全国50种极度濒危野生植物,属于亟待抢救保护的极小种群物种。

此次发现不仅显著扩充了该物种的野生资源量,更揭示了滇桐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现象——贵州居群开白色花,而云南居群则呈现紫红色花。这种因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的花色分化,为研究植物地理变异与进化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

近年来,贵州围绕滇桐开展大量抢救性保护工作,系统性开展野生资源调查,在全面掌握滇桐在省内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现状的基础上,省林科院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团队积极推进苗木扩繁工作,成功培育滇桐苗木近万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