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关注
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叉孢苏铁 在贵州望谟进行野外回归种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央广网黔西南10月21日消息(记者栾小琳)日前,1000株叉孢苏铁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红水河国有林场进行野外回归种植。

据了解,叉孢苏铁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仅零星分布于我国贵州西南部、云南东部和广西西北部的低海拔地区,野生个体稀少、种群规模有限。

叉孢苏铁野外回归种植(央广网发  贵州省林业局供图)

本次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贵州省林业局、广东省林业局等单位指导,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与望谟县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苏铁保护工作,组织开展苏铁专项调查,基本摸清全省苏铁资源本底。黔西南州望谟县是叉孢苏铁的主要分布地,当地林业局积极推进就地与迁地保护,技术人员已熟练掌握叉孢苏铁采种育苗等人工扩繁技术,累计成功培育苗木3000余株,为本次野外回归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自1989年起,系统开展苏铁类植物资源收集与繁育工作。2002年,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该园建立我国首个以苏铁为核心保护对象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中心——“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经过长期深耕,该中心已成功迁地保护并保存国内外苏铁类植物2科10属240余种,保存种类数量居全国首位;同时持续开展苏铁资源调查、系统分类、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科学数据,为叉孢苏铁保护与野外回归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揭牌仪式(央广网发  贵州省林业局供图)

本次活动现场还举行了  “叉孢苏铁回归示范基地”  揭牌仪式。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推动叉孢苏铁野外种群恢复,更能为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各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在回归种群动态监测、后续种群扩繁、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等环节持续发力,确保回归种群稳定存续与健康发展,切实巩固保护成效。

编辑:杨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