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关注
地上“卫士”走,空中“哨兵”巡!荔波“人防+技防”筑牢森林防火墙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州省荔波县,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荔波县生态“家底”厚实:全县林地面积288.5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9.72%;森林覆盖率高达76.28%,万里青山,绿意绵延。然而,这份令人瞩目的“生态高颜值”,也意味着极其繁重的森林防护责任和压力。


图为护林员深入田间低头,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安全知识。



    面对考验,荔波县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总抓手,坚持“人防”与“技防”深度融合,织密“空天地”一体化防控网,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墙,坚决守好荔波的绿水青山。

护林员差异化改革激发管护新活力

    清晨天光微亮,荔波县玉屏街道八烂村的山间小道上,护林员田梦唐已穿好迷彩服,背起巡护包和工具,跨上摩托车驶入林区深处,开始他一天的巡山护林路。

    防火关键期的每一天,他都要在责任片区来回跋涉十余公里,排查火源隐患、劝阻野外用火。遇到村民准备烧秸秆,他总会停下脚步,用当地布依话劝导提醒:“不要烧火哦,报备才准点,安全最重要。”


图为护林员用脚步丈量林地,全力守好绿水青山。



    像田梦唐这样的护林员,荔波县共有4230名。以往“大锅饭”式的平均化管理,导致护林员队伍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为破解这一难题,荔波县制定出台了《生态护林员差异化管理改革方案(试行)》,通过分类设岗、差异补助、动态考核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了生态护林员队伍活力。

    按照森林防火关键期和非关键期的不同需求,灵活设置全勤生态护林员和普通生态护林员岗位,在细化职责分工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关键期全勤岗位薪酬和生态护林员的管护补助标准,打通护林员岗位晋升渠道。



图为护林员用脚步丈量林地,全力守好绿水青山。



    “我从2018年干到现在,以前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是多劳多得,心里更踏实也更有干劲了。”谈起今年的变化,田梦唐笑着说。作为全勤生态护林员,在每年3-4月、11-12月的防火关键期,他的月工资可达2650元,远超之前的月均工资833元。

    八烂村护林员莫永魁一边守护山林,一边经营着20亩枇杷桃园。农闲巡山,农忙务农,真正实现了“护林增收两不误”。他满意地说:“今年水果收成不错,加上护林补贴,补贴家用绰绰有余。”


图为护林员用脚步丈量林地,全力守好绿水青山。



    自今年改革实施以来,护林员队伍焕发新活力,责任心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实现了从“要我护”到“我要护”的根本转变。2025年春季防火期,全县森林火情发生率同比下降57%,涉林案件发生率下降50%,人员变动率同比下降30%。

无人机智能巡护织密“空天地”防控网

    在荔波县广袤的林区上空,一架无人机从智能机库腾空而起,沿预设航线对林区展开全域巡查。机身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线探头,正实时捕捉林区动态信息,画面同步回传至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GIS地图清晰标注出每一处重点监测区域,操作员足不出户,便能全面掌握林区动态。

    “以前我们的护林员巡视20公里的距离和其他重点防火区域,可能需要半天甚至更长时间,现在有新型无人机的助力,最快10分钟就能完成。”无人机操作员李雨羲介绍,一旦发现烟点或热源异常,系统立即定位并推送预警,指挥平台迅速调度就近护林员赶赴现场核查,技防与人防无缝衔接,真正实现早发现、快响应。


图为荔波县林业局森林草原防火无人机自动化机库。



    2024年8月,荔波县与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SU-50、M350等多型号无人机自动巡护系统,创新打造“一托二”智能巡防模式:大型无人机负责数据整合与预警分析,小型无人机则深入复杂地形进行采样反馈,二者协同作业,构建起“智能机库+无人机+指挥平台”的全流程监测体系。

    人防是基础,技防是支撑。改革后,全勤护林员成为森林应急的“中坚力量”,确保20分钟内响应并抵达责任区;普通护林员则依托日常巡查和卡点值守,织密第一道防线。与此同时,无人机凭借长续航、强适应性和红外识别能力,在夜间、陡坡、密林等人力难及区域持续发力,有效填补传统巡护盲区。

    如今,全县已建成4套智能联防无人机巡护系统,联动30个地面智能瞭望点,与4230名护林员共同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巡护体系,形成全域覆盖、反应迅速的立体防控格局。



图为无人机在空中巡护。



    通过机制改革与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荔波县的生态管护正实现从“看得住”到“管得好”的跃升。今日的荔波,地上有“绿色卫士”用脚步丈量林地,空中有“智能哨兵”以科技巡航云端,共同守护着这片青山的安宁与生机。(文/图 戴友维、覃政勉)

                                                                             (责编:吴锋、陈康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