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第47个中国植树节。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和护林员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道真县城创建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园,回归栽植“植物大熊猫”银杉、篦子三尖杉、珙桐等24株。
3月11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道真自治县阳溪镇四坪村青菜坪银杉培育回归基地为准备移栽的银杉苗测量冠幅。
近三年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聚焦旗舰物种银杉扩繁回归,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共计回归栽植银杉500余株,篦子三尖杉、罗汉松、珙桐等重点保护植物100余株。
3月11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才在道真自治县阳溪镇四坪村青菜坪银杉培育回归基地观察准备移栽银杉苗的生长情况。
春雨过后,道真自治县阳溪镇四坪村云雾缭绕,青菜坪银杉培育回归基地空气清新、草木盎然,银杉、秃杉、三尖杉,湿地松、青钱柳、雷公山槭……一株株幼苗新芽初露、随风摇曳。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胡元华,副局长冯育才、王龙泉,率部分党员干部和护林员挥锄挖土、起苗固根,编号挂牌、测量登记。
3月11日,护林员在道真自治县阳溪镇四坪村青菜坪银杉培育回归基地起银杉苗。
“挖远点,不要伤到苗根。”“轻些,慢些,保护好原土。”“高度177厘米、地径3.5厘米、冠幅133厘米”……起苗现场,大家有条不紊、认真细致。
3月11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道真自治县阳溪镇四坪村青菜坪银杉培育回归基地为移栽的篦子三尖杉苗固根。
胡元华介绍,“这些苗,都经过了几年的适应性‘训练’,运往道真县城移栽。目的是通过创建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园,便于更多人了解银杉,了解珍稀物种,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珍稀物种保护的良好氛围。”
3月11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道真自治县阳溪镇四坪村青菜坪银杉培育回归基地为准备移栽的银杉苗挂身份标牌。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银杉、黑叶猴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990公顷。
3月12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道真自治县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园移栽银杉苗。
至2023年底,共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6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13种、贵州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8种,其中银杉天然株数占全国总数的30%,黑叶猴数量占全国总数的9.76%。
3月12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道真自治县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园移栽银杉苗。
3月12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道真自治县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园移栽银杉苗。
近年来,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持续加强对银杉的科研监测,并开展人工扩繁工作,研发濒危野生植物种群扩繁技术,推动野外回归示范等科学研究,推广规模化的人工扩繁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先后成功实施银杉野外回归4000余株,居全国之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