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正式印发《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方案(2026-2030年)》《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质量评价指南(试行)》《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成效监测技术指南(试行)》,结合此前已出台的《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技术指南(试行)》与建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衔接制度,贵州省成功构建起“1个实施方案+3个指南+1个专家衔接制度”的“1+3+1”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管理体系,形成“规划-技术-监测-评价-指导”五个方位的全链条闭环管理。这一体系为全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建设筑牢制度根基,更标志着贵州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领域迈入系统化、规范化推进的新阶段。
作为核心纲领,《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方案(2026-2030年)》以“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生态系统功能”为核心,锚定“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目标,明确2026-2030年全省森林可持续经营总体任务为100万亩。方案遵循“公益林、商品林”分类经营模式,围绕“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建成森林经营基本支撑体系、打造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点、健全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成效监测体系”4个建设目标,部署“创新采伐管理、创新技术标准、创新建设模式、创新资金使用、创新技术应用”5点创新举措,强化“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科技支撑、项目管理、宣传培训”5大保障措施,构建“目标-模式-举措-保障”四位一体工作格局,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配套出台的两项《指南》各有侧重、相互衔接。《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质量评价指南(试行)》聚焦项目质量管控,建立“县级自评、市级复评、省级抽评”三级评价机制,明确评价依据、组织方式、评价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成果应用及质量管理,为全省各地客观评价项目建设质量、掌握项目建设成效提供统一规范;《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成效监测技术指南(试行)》侧重项目实施成效的动态跟踪,在国家林草局印发的《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成效监测样地调查技术指南(试行)》基础上,结合贵州实际细化样地测设、样地调查、监测指标、质量要求、监测成果等内容,为全省构建统一、规范的监测体系提供技术框架,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建设。此次三项文件的出台,是贵州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完善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贵州将以“1+3+1”管理体系为抓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培训,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提质增效,力争为全国森林质量提升提供可借鉴的“贵州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