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管理,保护林业生态安全,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有害生物随苗木出圃、出境及林业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提高春季造林和城镇绿化用苗质量,黔东南州积极组织检疫人员开展春季林木产地检疫,全力保障春季造林绿化用苗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全面抓好落实。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摸清全州苗木生长与健康状况,确保造林绿化用苗安全,黔东南州林业局于2024年2-4月认真组织辖区内各县(市)开展了2024年春季林木种苗产地检疫调查工作。全州2024年春季应实施产地检疫育苗面积418.86公顷,实施产地检疫面积418.86公顷,产地检疫率100%。
二是严格保障质量。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贵州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和《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LY/T1829-2020)要求开展产地检疫调查工作。对77家涉及育苗企业50多种造林绿化、经济、观赏和花卉等苗木开展现场调查,育苗总株数6051.83万株,共设置样地样方3842个,抽查苗木69.13万株,占苗木总株数的1.14%,均未发现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其它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并按程序办理了《产地检疫合格证》。
三是科学建立台账。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全面摸清辖区内的林木种苗、花卉苗圃繁殖场等基本情况,查清辖区内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数量等信息,建立起包括单位和个人及其生产经营等数字化信息档案,对种子种苗基地实行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推进林木种苗检疫等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
四是大力开展宣传。针对植物检疫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大力宣传植物检疫法规和相关知识,切实提高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主体的植物检疫意识,推广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保障苗木繁育基地生产安全。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