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州动态
台江县以绿色为笔,绘就全域森林康养新画卷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台江县积极响应省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号召,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秀美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民族文化,将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走出了一条具有台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夯实森林康养根基。台江县林地面积达126.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0.09%,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为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全面落实林长制,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严格执行“责任落实在县,组织实施在乡,保护发展在村”工作机制,全面筑牢保护森林资源根基。一是以林长制为抓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林长常态化开展巡林工作有效推动林业事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现有县级林长14人、乡级林长74人、村级林长289人。2024年,全县各级林长巡林9315次。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二是狠抓国土绿化项目建设,借助生态修复、国储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项目,“十四五”以来,完成新造林和封山育林4.3万亩,森林抚育0.2万亩。通过实施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政策,进一步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三是重视森林灾害防控,设立34个固定监测点和22个综合防治示范点,常态化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确保森林健康和生态效果。四是强化了执法监管,依托县森林公安,组织开展了“六个严禁”、“绿盾”等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全面打击各种破坏生态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有力保障了全县林业生态资源安全。

产业融合发展:激发森林康养活力。“村 BA + 林业”创新模式。借助“村BA”这一体育赛事的火爆影响力,开启了“村 BA + 林业”的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一是打造精品森林康养旅游路线,把全县自然景观、民宿、森林徒步穿越体验等景点串联成线,形成交叉立体的精品森林康养旅游路线。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 2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22亿元,让“村 BA”的流量转化为旅游发展的动力。二是与黔晟、当健、方兴科技等企业合作,对茯苓、黄精、蜂蜜等林产品进行精深加工,通过赛事直播平台销售,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围绕“村 BA + 林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等,2024 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5.5亿元,带动2.1万人就业增收,实现了三产带二产倒逼一产助农增收的良好局面,推动林业产业全链条发展。林旅融合多元业态依托南宫国家森林公园、红阳草场等自然生态资源,积极推进“森林旅游+”战略,深度整合森林体验、养生保健、休闲度假、山地运动、生态露营等多元业态。特别是,开发的环万亩草场旅游环线颇具特色,以万亩草场为核心,融合沿线的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田园风光以及自然村寨资源,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休憩、度假、旅居、娱乐、餐饮、康养服务。森林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已达到10亿元,成为台江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基础设施与服务提升:优化森林康养体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完善森林康养步道、森林氧吧、森林浴场、森林康复中心等设施。目前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森林康养步道,让游客能够深入森林,亲近自然,享受森林带来的宁静与惬意;打造多个森林氧吧和浴场,为游客提供优质康养体验空间,呼吸清新空气,放松身心。同时,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开展森林康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素质。通过专业培训,打造了一支具备专业知识与服务能力的森林康养服务队伍,从接待游客到提供康养服务,都能做到贴心、专业,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科学规划引领:擘画森林康养蓝图。2025年2月21日,《台江县全域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252035年)》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由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围绕“天下苗族第一县”和“村 BA”故乡两大特色品牌,提出“一环两核三区”总体发展格局,构建5大体系10项重点工程建设。从康养资源保护与利用到康养设施建设,从产业发展到服务提升,都做出了详细指引,为台江县全域森林康养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让台江县的森林康养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台江县在省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台江县将继续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品牌建设,把台江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森林康养目的地,让森林康养产业成为台江绿色发展的新名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