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福泉市被列为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印发《福泉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六大改革任务,以规范流转、优化采伐、规模发展为重点,系统推进林业资源盘活、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增效、林农致富”的新路径。
规范流转,让沉睡资源变活资本。出台《福泉市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流转程序及管理要求。2025年1月,马场坪街道鱼酉村乐邦片区集体林场挂牌成交杉木林,成交金额48万元,收益按6:2:2分别用于守山人工资、村民分红及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激发周边村镇开展资源评估盘活集体林地资源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的良性循环。截至2025年6月,全市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2万亩。
优化采伐,以创新管理促科学经营。推行采伐限额五年总控,对30立方米以下人工商品林采伐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取消200立方米以下伐区设计、伐前查验等程序,累计完成林木采伐审批30.8公顷,蓄积2564.91立方米。放宽公益林采伐限制,允许35度坡度以下的人工公益林实施3公顷内连片更新采伐,取消更新采伐龄级延长限制,试点以来,完成公益林更新性采伐29.5公顷1866.5立方米,利用面积288亩。以盘活闲置资产为契机,将全市林产品加工企业划行规市,集中化服务管理,建成林产品产业园1个,解决群众就业岗位110个,实现木材生产、精深加工、废料回收全链利用。
多元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立体增收。通过项目融合,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推广“退化林修复+松茯苓”“中幼林抚育+淫羊藿”等复合经营,发展林下种植松茯苓4000亩、淫羊藿4200亩、食用菌300亩,养殖生态鸡8万羽、蜜蜂5000余箱,形成“林上采、林下种、林间养”的立体产业体系。2025年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36.96万亩,产值7.75亿元,带动林农增收2000余万元。
目前,福泉市已培育规模经营主体1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林业总产值达22.93亿元。通过深化改革,真正实现了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农民得实惠的多赢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