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州动态
黔南州林产品“出山”记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黔南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特产业,以刺梨、林下经济、油茶为代表的特色林产品正借助“黔货出山”的东风,走出深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生态资源赋能,林产品焕发新生机。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林地总面积27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17%,气候湿润,空气质量优良率99%,地表水质优良率100%,为林产品生长提供了优质环境。近年来,黔南州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累计发展刺梨51万亩、林下经济488万亩、油茶等木本油料58万亩,初步构建起以刺梨为主导,石斛等林下中药材以及油茶、无患子等木本油料为特色,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环节的全产业链产业体系。开发刺梨饮品、食品、日化品等系列产品达40余种,培育“京飞”“雾花精源”“山精源”等油茶品牌,生产茯苓、石斛、天麻等初加工产品10余个,推出无患子洗发水、面膜等上市产品14款,长顺绿壳蛋鸡等林下养殖产品以及野生菌、野生竹笋等野生林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科技加持提质,产业链条持续完善。为提升林产品竞争力,黔南州引入深加工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刺梨新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山王果公司参与完成的“贵州刺梨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其5G工厂纳入国家工信部5G工厂名录;恒力源公司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实验室被列为州级重点实验室。山精源公司采用纯物理压榨技术,生产的山茶油品质达到高油酸特级油级别。遇上植物化妆品公司首创国内无患子皂苷提取纯化工艺,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较行业水平高出60%。启越公司正在建设年产10—20万吨的山桐子精炼油生产线和配套生产线,推进山桐子食用油、饼粕、生物柴油等精深加工。

“黔货出山”畅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黔南州境内6县(市)环绕贵阳,沪昆、贵广、贵南三条高铁及黔桂、湘黔两条快速铁路贯穿全境,沪昆、兰海、厦蓉等17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路网密度位居全省之首,快速融入贵阳“半小时”经济圈,接入珠三角、成渝“三小时”经济圈,成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条件最优越的区域之一,凭借交通区位优势,黔南州林产品得以畅行“出山”。企业通过入驻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构建线上营销体系,并结合线下实体专柜店,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从而使林产品得以加速“出山”。据统计,州内刺梨产品的销售额高达16亿元,其中线上销售量约占65%,线下销售量约占35%,产品市场覆盖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及省内各大城市,过去隐匿于深山的“山野珍果”如今已摇身一变“致富金果”。油茶、无患子、林下经济等产品,依托完善的交通网络,线上线下多渠道并举,远销广东、安徽、湖南、云南、贵阳等地,昔日深山中的“土货”,如今已成为消费者竞相追捧的“爆款”。

绿色品牌打响,林产品实力“出圈”。为提升林产品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林产品“出山”步伐,黔南州积极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创新品牌宣传策略,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州累计获得“两品一标”认证的林产品已达46个,其中有机农产品认证4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4个,产品涵盖刺梨种植基地、鲜果、刺梨汁、果脯等刺梨系列产品,以及铁皮石斛、山茶油、长顺绿壳鸡蛋等特色产品,福泉箭叶淫羊藿、平塘山茶油、龙里刺梨等还荣获全国名特优新认证。同时,强化产销对接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类展销会和推介会,并独具匠心地推出了“黔南刺梨冠名高铁列车”系列宣传活动。黔南州林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绿色有机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林产品正走出深山,迈向全国市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未来,黔南州计划进一步融合生态旅游与林特产业,推动“产供销+体验”一体化发展,让更多“黔货”走出大山,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双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