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00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9-07-05 17:50 字体:[]

孙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刺梨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刺梨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省政府的统筹下成立“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办公室”的问题

我省刺梨资源十分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工种植区,加快刺梨产业发展对推动山区林农脱贫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历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刺梨产业,审时度势,作出加快推进刺梨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2014年时任省委书记赵克志和省长陈敏尔指出要把发展刺梨作为发展山地特色经济的重要内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推进刺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14-2020年)》;近年来,谌贻琴省长和陶长海副省长等省领导对刺梨产业发展作了重要批示和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刺梨已经作为农村产业革命十二大产业之一,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种植结构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我省对刺梨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针对您提出的“在省政府的统筹下成立“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办公室”, 有效有序的引领指导贵州刺梨产业发展, 使贵州的刺梨产业真正成为多彩贵州的一片祥云造福人类”的建议。目前,由陶长海副省长领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林业局等单位配合,正准备成立全省刺梨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在省林业局,已经成立刺梨产业发展专班,并初拟未来3年我省刺梨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二、关于加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贵州刺梨国际品牌战略和多元化产业出口规划》的问题

我省在顶层设计方面,2014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已经印发了《贵州省推进刺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14-2020年)》;2017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工作方案(2017—2020年)》;2018年,省林业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了《贵州省十大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0年)》,以上文件均对我省刺梨产业发展规划及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国际品牌战略和出口方面,目前省内仅同济堂旗下贵州老来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富含SOD的“老来福口服液”,是一种以刺梨为主要成分的独家专利保健食品,出口到港澳台、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据我们调查发现,全省独自拥有特色产品的是水城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仅有刺梨气泡一种饮料。产品最多是的六盘水市宏财集团,生产的刺梨产品多达28种,但在这28种之间,均为刺梨原汁、饮料、果脯和口服液。较其他企业而言,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较高的同质化程度,有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接踵而至,企业利润减少和声誉受损的情况发生。而更严重的是,全省各地产品尚缺乏统一规划设计,无法彰显品牌形象,共御市场风险。下一步我省将加强刺梨国际品牌战略和多元化产业出口规划设计,抢占国际市场。

三、关于加大对刺梨的公益性宣传投入,让世界了解刺梨的问题

我省在刺梨产业宣传方面已做了一系列工作,2018年8月,由黔南州人民政府、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投资促进局主办的“黔南刺梨·大健康中国行·广州站”刺梨专题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广州等地多家知名企业与黔南州12个县(市)政府,签约了刺梨为主的林业投资项目16个,签约资金达29亿元。9月,我局完成贵州刺梨公益宣传片《刺梨花开幸福来》的拍摄和制作工作,已于11月底在《绿动贵州》等微信、网络媒体宣传播放,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我省将不断加大对刺梨宣传的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以及电商平台等抢占省外市场,不断扩大贵州刺梨的国内外影响力。

目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推进我省农村产业革命,突出做好全省刺梨产业成就亮点宣传,打响擦亮贵州刺梨品牌,提升全省刺梨产品销量营收,营造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助推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我们已经初拟了《2019年贵州刺梨产业宣传工作方案》,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刺梨宣传:一是大力宣传刺梨的相关效用及前景;二是大力宣传刺梨的文化内涵;三是大力宣传我省刺梨规划种植的取得的成绩;四是大力宣传我省刺梨加工销售取得的成效;五是大力宣传实施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六是大力宣传我省发挥龙头引领的成效;七是大力宣传我省刺梨品牌文化建设;八是大力宣传我省刺梨标准建设成效;九是大力宣传我省刺梨产品研发成效;十是大力宣传刺梨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成效。

在传播主题方面,我们围绕贵州少数民族神果、抗日战士天然营养包、女排五连冠活力之源选题,初拟了“选刺梨产品享健康人生”等主题。

在宣传安排方面,一是开设专题专栏。要求各地各新闻单位、网站、新媒体在重要版面时段、首页首屏重要位置开设“神果神效——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巡礼(一)”专题专栏,发布展示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刺梨产业建设发展的新闻报道及新媒体作品。二是推出系列报道。紧扣我省农村产业革命主题,综合运用消息、通讯、综述、评论、访谈、短视频、H5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我省刺梨产业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新成就新亮点。三是组织转载推送。要求省、市主要新闻网站、新媒体积极转载推送我省刺梨产业优质新闻报道,为全省刺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在网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重点宣传时段,我们还准备积极争取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支持,在刺梨产业有关活动的宣传上、在相关新闻报道的转载推送上给予支持,并作为指导单位支持我省刺梨产业主题宣传活动的组织开展。同时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精心筹划组织“走进全国最大刺梨基地”采风活动,邀请全国新闻媒体、全国刺梨专家、网络名人、网络达人等积极参与,以线上互动、线下体验、实地采访等多种方式,宣传我省刺梨产业发展成就,推广贵州刺梨产品。此外准备组织系列短视频宣传活动。联合省工信厅,省林业局、抖音公司等,组织开展以刺梨产业宣传为主题的“多彩贵州‘dou’起来达人挑战赛”,发动网民力量,精心推出一批精品短视频作品,让贵州刺梨在网上“抖”起来、“亮”起来。同时,组织推出2期左右的刺梨产业主题“多彩贵州有多彩”短视频作品,以定制化手段推出系列宣传作品。

在开展系列高端访谈方面,邀请各地各新闻单位、网站、新媒体精心策划,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重点刺梨企业负责人、网络名人、网络大V等,开展高端访谈,讲述贵州刺梨发展好故事。按照“一次采集、多次编发”的方式,将专家名人的金句、观点、视频等,多次转化、加工,实现碎片化传播,提高宣传声势影响。

在联动行业企业资源力量方面,准备调动全省知名刺梨企业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资金投入、资源共享等方式,共同组织开展主题宣传、短视频制作、网络互动等工作,提升宣传覆盖面影响力。对接刺梨行业资源,邀请业内知名微信公号、微博账号等自媒体,开展行业内宣传,为助推贵州刺梨产品提供有效舆论支撑。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等结合自身栏目定位,从刺梨文化挖掘、品牌打造、市场渠道开拓、质量提升、质量安全防控等各方面入手,撰写相关理论报道,为推动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在做好刺梨产业国际传播方面,准备整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中国网等全国多语种重点新闻单位、网站海外资源,利用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Tik Tok(抖音)等海外平台,分区域分时段发布传播我省刺梨产业建设发展好声音。

截至目前,该方案初稿已送给省委宣传部,正在征求相关各方意见。


贵州省林业局

2019年6月27日


(附注: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胡鸿韬;联系电话:0851-8657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