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
黄秀金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关于抓好产业规划,大力支持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事宜
一是推进木本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持续加强我省木本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生产,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发展模式,鼓励群众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拟制定《贵州省木本中药材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暂定名)》,以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为原则,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强化抚育管理等措施,对现有木本中药材低质低效的林分逐步进行改造和提质增效。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道地药材的品质特性,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木本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努力提升木本中药材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我省木本中药材品质,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木本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二是加强技术服务,强化科技支撑。建议充分发挥贵州大学、省林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作用,围绕中药材资源鉴定评价、品种选育、质量控制、产品研发等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提升木本中药材种业创新能力。加强中药材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实地调研、技术实操等多种形式,开展中药材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木本中药材基地的种植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有效提升种植基层一线人员的技能水平,逐渐增强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三是加快保健食品开发,培育壮大消费市场。大力宣传贵州食药同源中药材的保健功能疗效,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食疗保健产品。针对不同家庭需求,开发不同包装数量的煲汤、清蒸产品,不断培育壮大中药材保健产品的消费市场。
二、关于省级加大中药材种植大县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事宜
2021年12月,省林业局印发《贵州省林下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至2025年,规范化林下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450万亩,实现产值180亿元。根据我省东西海拔高差大,光照、气温、降雨不同,按照中药材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大力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导产业发展,打造林下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产业带,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优质高效的林下中药材生产格局。一是黔南及黔北石斛产业带。以安龙、兴义、锦屏、三都、荔波、独山、平塘、罗甸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县,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为主,板蓝根、砂仁、灵芝、岩黄连、三七为辅,形成南部铁皮石斛产业带。以赤水、习水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大力发展金钗石斛为主,灵芝、白术为辅,形成北部金钗石斛产业带。二是黔东、黔西及黔北天麻产业带。以德江、雷山、黎平、镇远、天柱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县,大力发展天麻种植为主,淫羊藿、黄精、参类、杜仲、黄柏、厚朴、茯苓、钩藤、吴茱萸等为辅,形成东部天麻产业带。以大方、七星关、纳雍、赫章、威宁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大力发展天麻种植为主,猪苓、半夏、百合等为辅,形成西部天麻产业带。以道真、正安、务川、桐梓为中心,形成黔北天麻产业带。三是黔中东部太子参产业带。以施秉、黄平、余庆、瓮安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县,大力发展以太子参为主,丹参、茯苓、黄精、黄连等为辅,形成太子参产业带。四是黔中黄精产业带。以印江、石阡、江口、湄潭、凤冈、播州、开阳、清镇、六枝、西秀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县,大力发展黄精为主,丹参、淫羊藿、茯苓、黄连、续断、桔梗、竹节参、山银花为辅,形成黄精产业带。五是黔西南白及产业带。以兴仁、贞丰、晴隆、普安、盘州、水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县,大力发展白及为主,山药、黄芪、黄连、玉竹、金荞麦、丹参、苦参、黄精、茯苓、石斛、苦丁茶和绞股蓝为辅,形成白及产业带。
三、关于推动中药材种养殖适度规模向林地转移,借助国储林项目支持中药材基地建设事宜
一是2022年4月,省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方案》,明确科学谋划产业模式。建设林下经济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林下经济的产业总览、林地规划、生产管控、三农服务、招商引资、农知培训等“一张图”。各县(市、区、特区)按照“一县一业”或“多县一业”原则选准1个主导产业,采取“1+n”模式重点发展当地特有、道地品种。产业选择注重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循环利用,鼓励发展“国储林+”“特色林业+”“森林旅游康养+”等复合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二是2014年8月国家5部、委、局印发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明确,“在不破坏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前提下,允许退耕还林农民间种豆类等矮杆作物,发展林下经济,以耕促抚、以耕促管。”因此,在不破坏退耕还林地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前提下,可适度间种矮杆的中药材,发展林下经济。对低产低效退耕还林地按政策可实施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木本中药材等经济林树种。三是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21〕20号),明确支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单位利用国家储备林40%以内贷款资金实施林下经济项目。
贵州省林业局
2022年5月22日
(1.同意公开;
2.联系人:胡鸿韬,联系电话:0851-865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