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余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切实加强保护意识”的建议
省林业局始终将提升全社会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坚持保护与宣传并重,积极探索以科学开发利用激发群众主动保护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营造全民保护氛围。2022年以来,省林业局指导推动各级林业部门举办相关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联合三级法检机关在剑河县建立司法保护示范基地,连续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1+1”项目活动和科普宣传周活动,委托贵州日报社拍摄主题宣传片进行宣传,指导各地举办主题摄影比赛、“古树保护”院坝协商会等多形式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引导古树名木所有权人探索科学利用模式,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形成“保护促利用、利用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激发保护意愿。指导乌当区“夫妻银杏”、思南县“楠木王”参与国家宣传推介,使其成为当地知名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观,带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鼓励花溪区、普定县等地合法开发古茶树资源,打造特色古树茶品牌,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省委宣传部拟将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纳入“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主题宣传体系,争取实现常态化、持续性宣传报道,积极争取中央媒体支持,组织省内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系列重点报道和专题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我省古树名木的风采。省林业局将策划组织“古树名木主题摄影大赛”等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文化价值,讲好古树名木文化故事,增强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关于“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省林业局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专业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建立了省级专家库。2020年,建立古树名木大树专家库并公布了专家名单,持续为全省各地的资源调查、技术评审、抢救复壮等核心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科学咨询和技术支撑。二是不断深化常态化培训机制。将古树名木保护列为年度常规培训内容。通过定期邀请资深专家授课,围绕前沿技术、政策法规和实操技能开展全省性专题培训,提升了各级管理保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三是打造实践锻炼平台。鼓励、支持市县派员参与省林业局统筹的古树名木复核监测普查等重大项目,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基层技术骨干,提升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一步,省林业局将根据需要适时完善古树名木专家库,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提升各级保护人员能力。省生态环境厅将积极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强化古树名木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建设项目环评中,严格审查并监督落实保护方案,守护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安全。
三、关于“加强保护资金投入”的建议
省林业局在严格遵守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前提下,持续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投入并探索创新机制。《贵州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黔府办发〔2022〕32号)第十条规定从严控制专项资金设立,不增设政策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的专项资金。目前,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动态监测等保护管理工作符合省级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支持方向,省级层面不再另行增设政策目标与现有资金类同的“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省林业局根据我省政策框架及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指导各县按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申报项目,并统筹安排省级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给予相应支持。2020年至今,已累计安排资金1.4亿元,支持全省古树名木的动态监测、抢救复壮、资源调查、日常管护等保护工作。2024年,省林业局为全省登记在册的13.75万株古树名木购买了保险,建立了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古树名木。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指导并支持市县科学谋划、精准申报项目,全力争取既有资金渠道的最大化支持。
四、关于“利用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我省始终秉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原则,在确保不损害古树名木及其生境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并指导各地探索其价值转化路径,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成效初显,习水县、盘州市、大方县等地,依托古树名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推动文旅、农旅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乡村吸引力和知名度。花溪区、普定县等地,则着眼于古茶树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通过规范化生产经营,着力打造特色古树茶品牌,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相关单位,深入挖掘古树名木历史文化、优质种质资源及旅游潜力。积极探索和推进传统经济树种古树的开发利用模式,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五、关于“支持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的建议
近年来,省林业局积极推动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2024年,支持了省林科院申报的“黔东南州古枳椇有害生物监测项目”,该项目目前正在稳步实施中,旨在系统查明影响枳椇古树生长的有害生物种类,探索建立有效监测方法体系。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全省对古树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能力。目前,省林业局正在推进将“贵州代表性古树名木健康度评鉴及早期可视化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纳入我省林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库。该项目如能成功立项实施,将为我省古树名木健康状况的科学评估、风险早期识别与精准保护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有力筑牢保护工作的技术根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鼓励并支持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围绕古树名木保护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展攻关,促进科研成果在基层保护工作中推广应用,切实提升保护工作成效。
贵州省林业局
2025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文兴;联系电话:1511747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