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贵州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贵州省桄榔木原产地环境条件,复兴、推广和发展棕榈类木本粮食作物产业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省木本粮食作物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桄榔木基本情况
桄榔木,属棕榈科乔木,茎较粗壮,高5米至10余米,直径15~30厘米,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桄榔木“产海南、广西及云南西部至东南部。中南半岛及东南亚一带亦产。”桄榔木的树干髓心含淀粉,可供食用,相关销售平台上有桄榔粉出售。除部分史料外,在现代相关专业文献中未见到贵州有野生和栽培记载。据了解,桄榔木在我省罗甸县的干热河谷地带有零星野生分布,分布范围极窄,数量稀少。我省目前尚未开展人工种植,省内没有相关加工企业。在棕榈科植物中,贵州自然分布的还有棕榈、棕竹、鱼尾葵、省藤等种,人工种植主要作绿化观赏使用。
二、关于“建议农业、林业及规划等部门,在规划、指标、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及建立棕榈木本农作物专门管理机构,实现木本农业的专门化管理与经营”事宜
由于桄榔树在我省自然分布范围极窄,且无人工种植,如在我省建立棕榈木本农作物专门管理机构,将棕榈木本农作物经营与传统草本农业经营在机构职能上进行明确,有可能会增加行政管理成本,还可能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按部门职责,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省林业局负责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和特色林业、林下经济、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林业产业发展等工作,两部门在职责范围上已经进行了明确分工,且均有相关处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工作。当前,省林业局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贵州实际,聚焦主导产业,把特色林业产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24年12月以来,为支持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已安排中央和省级营造林项目资金9亿余元,用于开展扩大林业基地建设、树种结构调整、森林可持续经营及低产低效林改造等项目建设,营造林项目均可用于发展林业产业。指导各县(市、区)立足当地林业资源条件,合理规划用地,充分通过营造林项目资金发展产业。
下步,省林业局将积极指导各地做好2026年中央和省级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根据项目申报情况和专家评审意见,对相关产业给予支持。
三、关于“支持和组织科研机构对桄榔木产业相关方面开展研究,组建木本农业研究创新团队和基地,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支持和引导相关高校开设木本农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事宜
在相关研究方面,我省目前在该领域没有有关桄榔木科技项目立项实施。
在研究机构方面,我省与木本植物研究相关的单位有省农科院、省科学院、省林科院及部分高校和研究院所,研究对象包括果树、中药材、粮食作物(核桃、板栗等)、油料作物(油茶、山桐子等),并通过多种渠道取得资金支持。
在专业设置方面,全省普通本科高校48个农学专业布点中,与桄榔木相关的专业布点有17个,分别为林学3个、园林5个、森林保护1个、植物科学与技术3个、植物保护3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个。有桄榔木相关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各2个,均为贵州大学的林学和植物保护,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分别为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铜仁学院的林业。总体来看,我省具有支撑农业、林业产业的学科专业基础,也有一定的能力培养产业所需的高水平人才。
在选聘产业导师方面,省教育厅创新开展产业导师选聘工作,鼓励支持高校设立产业导师流动岗位,选聘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担任贵州省高校产业导师,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等。截至目前,共完成选聘农业现代化类产业导师165人,组建了茶产业、特色林业、优质粮油产业等农业现代化类产业导师团12个,其中特色林业产业导师团共有产业导师13人。截至目前,特色林业产业导师团共参与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43名,与高校联合开展项目8项,2024年获批专利7项,获得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等25项,赴基层开展培训约1300余人次,带动就业900余人,有效推动了我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下步,一是省科技厅和省林业局将结合农工党贵州省委员会提出复兴、推广和发展棕榈类木本粮食作物产业的建议,积极谋划布局,把桄榔木的生长环境、引种驯化、栽培技术、有效成分理化分析、产业应用等领域纳入技术需求征集范畴,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出科研问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同时,依据征集的具体需求,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服务。二是省教育厅2025年拟再选聘产业导师200人左右,完善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拓展产业导师业务范围,加强对产业导师的管理,深化产业导师与高校的交流合作,促进双方在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我省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按照《贵州省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工作推进方案(2025—2030年)》,引导全省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优势,紧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增强学科专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构建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相关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为相关产业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
四、关于“支持企业、农户分批分阶段开展桄榔木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依托现有农业基础设施,采取电商平台和期货贸易等方式,实现桄榔木农作物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建构和转型”事宜
我省对桄榔木的基础研究领域均为空白,且无人工栽培经验,缺乏种植发展基础。桄榔木分布的河谷地带,土壤贫瘠且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差,要改善种植地条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加之耕地“双非”政策的限制,各种林农产业的争地现象十分突出,产业用地十分有限。相对于现阶段我省主推的特色林业产业(竹、油茶、花椒、皂角、山桐子)及当地适宜发展的桉树、杉木和蜂糖李等,桄榔木种植周期长、收益回报慢、群众认知低、市场渠道窄等问题,林农接受度和种植积极性低,比较效益不占优势。
下步,省林业局将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本职,科学选择树种,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林业局
2025年6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人:卢永飞;联系电话:0851-8657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