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02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6-30 18:09 字体:[]

李开相委员

提出的《关于依托赤水竹产业优势 创建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省“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会商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省生态环境厅、遵义市人民政府,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赤水申报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工作的答复

帮助贵州泰盛公司完成75万吨/年竹浆扩能技改项目相关手续的办理方面:省委、省政府已将该项目三期——赤水市黔北2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纳入“5+3”农业现代化项目重点调度,我局正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指导企业开展好项目取水口审批、环评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等方面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入河排污口论证。帮助赤水申报创建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方面:省发展改革委已于2024年委托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编制《赤水市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实施方案》。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在规范“创建示范活动”,待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申报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通知后,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局将全力争取将赤水市纳入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建设名单。

二、关于研究出台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答复

竹产业是我省重要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我省历来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2023年,我省积极抢抓“以竹代塑”先机,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发展一是2023年7月,省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赤水市“以竹代塑”有关工作,明确从统筹资金、金融贷款、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赤水市“以竹代塑”产业重点支持。二是2024年2月1日,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支持赤水市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举措》,从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8条具体举措,助推赤水“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2024年12月,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竹产业列入“3+5”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四2024年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对发展“以竹代塑”予以明确五是2024年8月,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贵州省“以竹代塑”发展规划》,明确全省“以竹代塑”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全力推动全竹高值化利用。

具体建议的推进情况:一是编制单位多次赴赤水实地调研,将赤水市“以竹代塑”发展思路和方向融入省发展改革委2023年10月印发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产业发展规划》和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2024年8月印发的《贵州省“以竹代塑”发展规划》中。二是促成贵州茅台集团、贵州习酒集团、贵州怀中酒业集团有限公司3家酒企与贵州竹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赤水市“以竹代塑”企业合作,2025年订单金额约900万元。三是已推动《贵州省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方案》将运竹设备及竹材加工企业的竹工机械设备纳入农机补贴目录。下一步,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将根据实际需求,力争将更多竹农机设备纳入补贴目录。四是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支持赤水市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举措》,明确加大赤水市“以竹代塑”发展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力度。五是省财政厅、省林业局等部门积极指导、帮助赤水市涉竹企业申报“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目前共获批4个项目,获批资金5.1亿元,带动银行及社会资本投入9.44亿元。六是出台“贵林贷”等金融措施,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担保物等方面给予符合条件竹等涉林经营主体适当优惠,有效缓解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印发《贵州省林业产业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对用于竹等林业产业项目贷款按年贴息率3%以内予以补助,有效撬动社会资金进入竹产业。2025年贴息项目48个,补贴资金1100万元。

三、关于加大力度改善“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环境的答复

加大交通设施建设方面:一是省交通运输厅已安排省交投集团启动了G4215成都至遵义高速公路赤水(川黔界)至仁怀段扩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已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交通运输部审查。二是遵义市已组建贵州交投赤万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积极推动重庆经赤水至叙永高速公路 (贵州段)项目建设。完成了用地预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有关前期手续。省交通运输厅已核准,目前推进征地拆迁及林地、环评、水保、建设用地等报批工作。三是2024年2月,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全省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明确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全力争取国家支持,确保泸州至遵义铁路按高铁功能定位。2024年12月省发展改革委委托中铁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泸州至遵义铁路(贵州段)可研咨询评审工作,并按高铁功能纳入了国家《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初步方案),待国铁集团审议通过。四是省交通运输厅2024年安排资金1.38亿元支持赤水市普通国道、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建成安防工程17.78公里、窄路基加宽37.48公里,提升竹材运输能力。

提升赤水河水运通航能力方面:目前,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非法码头整治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意见,赤水河航道从岔角向上游延伸至仁怀市茅台镇89公里航道整治项目、白杨坪至习水岔角段 89 公里航道维护、完善赤水河沿线码头功能建设等3个涉及提升赤水河流域航运能力的项目均暂不具备启动建设条件。遵义市下步将对赤水市鲢鱼溪港口物流园和赤水市李子坝码头建设工程开展研究。

天然气输送管道环线方面前,赤水市境内拟规划建设管道为赤水至习水天然气输送管道,是否启动建设将根据赤水市官渡等页岩气资源论证和勘探开采情况而定。此外,原计划规划建设泸州九支镇至赤水天然气长输管道(环线管道),因前期论证过程中无法穿越赤水河,导致建设推进受阻。我局将继续会同省能源局等部门加强与四川省能源部门对接,争取赤水市天然气“川气川价”。

下步,省林业局还将会同相关省直部门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拓展运用场景。推动《贵州省“以竹代塑”推广运用奖补办法》落地见效,对“以竹代塑”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全链条环节给予奖补支持,推动“以竹代塑”应用场景拓展。12月前完成2025年度奖补工作。二是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加速“以竹代塑”产品创新研发,推进“以竹代塑”产品功能提上去、成本降下来、市场占有率高起来。将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纳入省林业局2026年科技支撑项目申报指南,引导聚焦攻关竹产业发展关键瓶颈技术。三是推进企业集群式发展。联合省投资促进局等部门充分利用赤水市竹资源丰富、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竹浆生产工艺先进产量大的优势,引进优强企业,并鼓励省内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转型“以竹代塑”生产,直供湿竹浆,降本增效。提高“原料—加工—产品—营销”协同发展水平,推进企业集群式发展。四是推进品牌建设。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指导赤水市办好2025年全国“以竹代塑”现场会;继续支持赤水市逐步开展52.8万亩楠竹林FSC认证五是培优竹林资源。把低产竹林改造作为竹资源培育重点,推动全省竹林质量逐年提升,“以竹代塑”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贵州省林业局   

2025629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人:陈应福;联系电话:15285647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