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16日,省林业局石漠化和草原处、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行赴黔西南州贞丰县银洞村开展石漠化治理成效调研及采访。
银洞村地处北盘江南岸的河谷地带“顶坛片区”,最低海拔565米,是贵州有名的高温岩山地区,石漠化极为严重,95%的地表是石旮旯。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该地区采取开山炸石、修桥铺路、治理石漠化等多种措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省林业局安排了石漠化治理项目及资金,在石漠化地区植树种草,帮助当地不算探索合理的治理模式,直到孵化出“顶坛花椒”这张响亮的名片。本次调研发现该地区植被覆盖度较好,起到石漠化地区固土保水作用,间种的仙人掌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经管护后的花椒树挂果率高,产品质量好,深受市场认可。因价格较往年略为下调,鲜花椒未采摘已被预订,供不应求。
多年来,银洞湾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当地坚定不移走好“顶坛模式”的花椒和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脱贫路,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创业精神,通过花椒的种植和销售,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均年收入的大幅增长,基本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