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在金沙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项目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金沙县2014-2017年共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5.63万亩,其中包括2017年县级自筹工程6.75万亩。到2019年3月,通过兑现农户土地补助费,助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5024户,脱贫17336人。
通过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金沙县大抓责任落实、督导督查、机制创新、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工作措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取得可喜成绩: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金沙县为了强化对2014-2017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从2018年开始连续两年成立5个督查工作组加强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营造林工作的督促与检查,特别是2019年县人民政府组织5个由人大、政府正科级干部带队的督查组每月一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督查,将退耕还林工程的补植补造、套种高杆作物、登记造册兑现农户补助等工作纳入其中。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金沙县抓好本地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创造优惠条件,强化机制创新,积极引进和引导优强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等各类林业市场主体落户当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基地+村集体+贫困农户+项目”等经营模式发展李子、楠竹、皂角、茶叶等特色经果林,助力林业重点工作发展。
三是狠抓工程管理。金沙县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毕府办发电【2018】12号)要求,县政府下发《关于加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金委办字【2018】23号),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发放《金沙县退耕还林告知书》6.1万份,退耕农户同步签订承诺书,将禁止在退耕还林地块内种植玉米等高杆作物、野外用火,鼓励退耕农户套种矮杆作物和加强对种植经果林的抚育施肥和修枝整型等内容纳入了告知书和承诺书内容。造林地抚育管护责任按照有关要求落实到人,落实到小班和地块。
四是狠抓挂牌管理。根据《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毕府发办【2018】12号}和《毕节市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上报新一轮退耕还林地块挂牌管理信息的通知》(毕退办字[2018]1号)文件精神,金沙县林业局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经费中安排插牌管理经费24.812万元用于全县新一轮退耕还林栽植地块插牌管理工作。截至2018年4月20日,全县完成插牌数量349块,达到每个项目村一块管护牌的要求,并同步开展了建档立卡和建立台帐工作。
五是狠抓问题整改。根据金沙县平时督导工作和市级季度考核时发现退耕还林工程资料中表、卡、册数据关联性差,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金沙县林业局报经县委组织部备案,于2018年5月7日组织有乡(镇、街道)林业站长(负责人)、内勤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68人参加的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培训班,就《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方案》进行学习,在培训班上统一了金沙县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档案资料的表、卡、册模板。
六是狠抓资金兑现。金沙县非常重视退耕农户土地补助费用的兑现工作,2014年工程已经兑现1200元/亩,2015-2016年工程已兑现了800元/亩,兑现金额达到11624万元。2015年工程400元/亩和2017年工程500元/亩(含县级自筹退耕还林项目)的兑现花名册已登记造册完毕,报经有关领导批准,准备2019年4月开始支付。
七是狠抓补植补造工作。鉴于退耕还林工程属于国家重点工程、退耕农户有土地补助等特点,金沙县着力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地块的补植补造工作。2018年冬到2019年春,金沙县林业局根据县级验收资料结合项目乡(镇、街道)林业站掌握的情况,安排项目乡(镇、街道)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地块补植补造面积6.2万亩,补植补造工作实行一天一调度,每天将调度汇总表发布在有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在的林业重点工作群内,由领导亲自督促该项工作,目前已完成补植补造任务。
通过开展以上工程管理工作,为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核实率和合格率达到100%,严禁发生套种高杆作物现象,鼓励套种矮杆作物实行以耕代抚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