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4053万元退耕还林补助精准发放 惠及2.1万余农户 筑牢生态屏障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 2025-08-15 11:16 字体:[]

自2014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雷山县科学规划、扎实推进,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79万亩。截至2025年7月30日,4053万元补助资金已全部精准、足额发放到位,惠及全县8个乡镇的21186户农户,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位推动,责任压实到位。 为确保工程落地见效,雷山县构建了“政府主导、林业部门指导、乡镇组织实施”的高效工作格局。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将退耕还林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工程分四个年度稳步推进(2015年0.48万亩、2017年1.01万亩、2019年0.5万亩、2020年0.8万亩),工程建设完成率达100%。

广泛宣传,政策深入人心。 该县通过发放公告、悬挂横幅、刷写标语、设置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确保政策公开透明,农户知晓率、参与率和覆盖率均达100%,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科学施策,优化林种结构。 在实施过程中,雷山县坚持“适地适树、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原则,由县林业局牵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开展作业设计,将任务精准落实到山头地块和农户。工程累计种植经济林1.98万亩、生态林0.81万亩,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为农户培育了可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

强化保障,确保工程质量。 技术支撑方面,该县每年定期组织退耕还林业务培训,内容涵盖政策、设计、树种选择等关键环节,通过课堂授课与实地指导相结合提升人员专业水平。同时,实行林业技术人员包村负责制,结合网格化管理明确护林责任,在农户分户看管基础上强化统一管护,保障了造林质量和成效。

规范管理,资金精准直达。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程序。林业部门与各乡镇紧密协作,完善前期工作,及时准确录入农户信息及补助信息。县财政部门高效筹措资金,确保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其中,2025年兑现补助资金217.2805万元,覆盖17783户,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圆满实施,不仅显著提升了雷山县的生态环境质量,筑牢了绿色生态屏障,更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成为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描绘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