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纳雍县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担当深耕林业工作,交出了一份生态提质、屏障筑牢、经济增效的亮眼答卷。

如今的纳雍,群山叠翠、林海茫茫,广袤山林不仅成为守护一方水土的“绿色屏障”,更化作滋养民生福祉的“绿色银行”,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乌蒙山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纳雍县立足山地多、石漠化明显的县情实际,坚持把国土绿化作为林业根本,科学构建“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提质”的生态修复格局,将退耕还林与国家储备林建设有机结合,既推动生态脆弱区域植被恢复,又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让昔日坡耕地变身“绿色宝地”;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21.2万亩,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石漠化治理这一生态难题,纳雍县精准施策、综合发力,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通过“宜林则林、宜封则封、宜改则改”的科学方式,五年累计完成营造林36.1万亩,其中退化林修复23万亩、人工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8.1万亩,让165.97平方公里的石漠化土地重披绿装。如今,曾经的“石旮旯”变成了“绿坡地”,山体植被覆盖率持续提升,野生动物踪迹日渐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不断增强。

充分发挥各级林长“头雁效应”,县、乡、村三级林长带头参加义务植树,以实际行动号召全县干部群众投身增绿护绿行动。“十四五”期间,2万余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积极响应,累计种植树木17.41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5万亩。从城市公园到乡村庭院,从公路沿线到河道两岸,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每一棵新苗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片新绿都凝聚着共建生态家园的合力。

始终把林业资源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体系。严格查处违法占用林地案件,坚决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等违法行为,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与巡查,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治机制,全方位守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十四五”期间,全县森林管护面积从172.41万亩增至206.53万亩,生态护林员队伍从1254人扩充至5190人,为脱贫户等群体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年人均增收约1万元,实现了“生态护林”与“民生增收”的双赢,让森林资源安全得到坚实保障。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全力打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的双向通道,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多重举措,培育壮大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建成7个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182.61万亩,各类林下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市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从林间的中药材、食用菌到林下的生态畜禽,绿色产业既守护了生态本底,又激活了经济活力,让“绿色银行”持续产生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四五”期间,纳雍县以实干笃定前行,让绿色成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纳雍县将继续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耕林业生态建设,让群山更绿、生态更优、民生更富,在守护“绿色银行”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