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贵州林长制
推窗能见绿 出门能赏景 省会贵阳森林覆盖率达到55%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7月30日,记者从贵阳市贵安新区林长制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贵阳市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持续上升,全市森林面积达648万亩,覆盖率达到55%。有维管束植物2606种、种子植物2264种、古树名木大树古茶树5294株,有脊椎动物439种占全省1053种的41.7%,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显著。

贵阳市观山湖区山水之城。李佩珂

  以林业生态建设为抓手,夯实绿色生态屏障——

  建成全长70公里,面积24万亩的第一环林带,和总长304公里,面积194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覆盖中心城区及花溪、白云、观山湖、小河、清镇、修文等,形成了全国省会城市中少有的城市森林景观。近年来,贵阳市全面实施绿美贵阳行动,扎实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植树造林、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理等工程,共计完成营造林173.2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以生态建设和修复为契机,打造绿色生态产品——

  开展“千园之城”建设,建成开放了登高云山森林公园、小湾河湿地公园(一期)等一批示范公园,全市各类公园数量达到1025个,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生态格局。实施百山治理工程,对采石采砂迹地、重要市政道路工程边坡、高速公路沿线工程边坡、取弃土场斑块等230个山头进行综合治理修复,中心城区景观得到有效改善。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延展森林康养内涵,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贵阳市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森林氧吧”,吸引广大市民群众休闲康养。市民推窗能见绿,出门能赏景,绿水青山就在身边。

  以发展林业产业为动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着力发展竹、油茶、花椒、刺梨、元宝枫、国家储备林等林业产业,打造和提升以贵阳为集散地的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业态,2020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85亿元。今年以来,贵阳市积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全市特色林业产业种植面积累计达12.79万亩,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10万亩,联结农村人口1.2万人,每年按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等林业惠民资金,累计完成兑现43805.69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884户12645人,为推动林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和清零做出了贡献。

  以改革创新为支撑,提升林业治理能力——

 统筹推进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全市9个国有林场全面完成各项主体改革任务,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国有林场从差额向全额转变。创新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占一补一,建立“占一补一”储备库3.5万亩,在确保林地总量动态平衡、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和筹集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发建设“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构建了“空、天、地”三位一体的林业管理手段,初步形成了“林业一张图”的智慧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